不出所料,连续增持后,中国华融将持有的光大转债转股了。


【资料图】

3月13日晚间,中国华融在联交所发布了自愿性公告,称该公司董事会作出决议,同意将截至2023年3月13日持有的光大转债(转债代码:113011 )申请实施转股。该公司还将按程序报监管部门核准审批。

与此同时,光大银行也发布了公告,称该行的董事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拟成为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股东的议案》。

而在此前的3月10日,光大银行公告称,中国华融在近期连续增持后,已持有光大转债40.56%的发行份额。根据公告, 截至2023年3月8日,中国华融持有光大转债78,818,800张,占光大转债发行总量的26.27%。2023年3月9日,中国华融增持光大转债42,868,060张,占光大转债发行总量的14.29%。截至2023年3月9日,中国华融累计持有光大转债121,686,860张,占光大转债发行总量的40.56%。

近几天,光大转债的收盘价格分别是104.927,104.960,104.980,104.977,104.921,104.910,也就是价格始终在104.9附近。由于中国华融并未披露其持仓成本,如果按照104.9元每张计算,中国华融突击买入的光大转债金额耗资超过127.65亿元。

通俗地说,可转债是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债券。2017年3月,光大银行发行了300亿元可转债,期限6年,2023年3月16日到期。

根据募集说明书,光大转债的持有人在转股期内,都可以按照每股3.35的价格转股。但是截至3月10日,光大转债的投资者选择转股的比例只有19.34% 。意味着还有超过241亿元转债投资人未选择转股。

投资者的转股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股价。3月13日,光大银行A股收盘价为3.06元。按照3.35元的价格强制转股,转股溢价率为14.85%。这就意味着,投资者一旦选择转股,就面临账面的浮亏。以中国华融为例,其持有的121686860张转债,账面就浮亏了16.49亿元。

因此,基于理性的选择,转债投资者都会选择持有到期。根据兑付摘牌公告,光大转债到期兑付本息金额为105元人民币/张,兑付资金发放日为2023年3月17日。因此,光大转债于3月14日停止交易,3月13日为最后交易日。

中国华融在停止交易前的几个工作日集中买进光大转债,帮助其转股的意图很明显。因为一旦转债投资者选择持有到期兑付,转股失败,那么光大转债就无法按照计划补充其核心一级资本。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光大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69%,作为一家大型股份制银行,光大银行补充资本的需求仍较为急切。

至于中国华融为何会做这样“亏本”的买卖?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华融此举不在短期效益,旨在长远,尚待后续有关信息披露后获悉。

据悉,中国华融获得监管批准后,持有的转债转化为普通股份,可以通过二级市场直接卖出或者协议转让。也就是说,当下的浮亏,未来可因为光大银行股价上涨而实现盈利,也可以通过分红等获得收益。前述人士也表示,不要仅关注短期的浮亏,这是个战略选择,说明中国华融长期看好作为金融央企的光大银行估值修复。

关键词: